幕墻工程的重點、難點分析-中東幕墻
一 不同幕墻接縫處理措施
不同幕墻接縫處理也是本工程的施工重點。不同幕墻接縫處的處理措施依據(jù)設計圖紙為:縫隙內填塞泡沫棒然后注密封膠。膠面要平整、光滑。
石材與窗接口部位屬于特殊部位。因此部位涉及到石材與鋁材不同材料接觸,且此處防水特別重要。故在窗與石材接觸部位首先在內部填充泡沫防水劑,以確保接口的防水性能,待泡沫劑干后將石材與窗之間的縫隙采用具有優(yōu)良性能的硅酮耐候膠注填,以確??p隙的經(jīng)久不滲,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。
二 石材開槽
石材開槽是重要的關鍵工序,對此道工序來說要控制好質量首先是確保設備處于最優(yōu)工作狀態(tài),其次是選用認真負責、經(jīng)驗豐富的操作工進行操作。最終靠逐槽檢測,凡不符合工藝要求的一律棄之不用,以保證石材幕墻在安全上萬無一失。鋼龍骨安裝完成時,進一臺石材開槽機,用于現(xiàn)場應急石材板開槽。
三 鋼結構的施工重點
鋼結構的防腐是施工的重點。石材幕墻鋼龍骨熱浸鍍鋅處理。五金配件采用不銹鋼材質。現(xiàn)場進行焊接時,必須對焊接部位作防腐處理,鍍鋅涂層厚度不低于75um。鋼角碼、連接件等采取熱鍍鋅處理。外露鋼架涂料施工時,施工、雨、霧情況時,不可施工(特別是面層涂料,嚴禁施工)。環(huán)境應當潔凈,表面必須干燥,不可有濕氣,溫度不宜低于+15℃,相對濕度不宜大于60%。施工過程中應注意氣候條件的變化,當遇有大風、雨、霧情況時,不可施工(特別是面層涂料,嚴禁施工)
四 幕墻施工測量
幕墻分格軸線的測量應與主體結構的測量配合,對于主體結構的誤差,應及時作相應調整,確保加工制作符合現(xiàn)場實際情況;測量應在風力不大于4級的情況下進行,每天應定時對幕墻的位置進行校核。
五 幕墻防水
幕墻型材的合理設計是防水的重要措施之一,將型材設計為壓力平衡系統(tǒng),該系統(tǒng)是依據(jù)雨幕原理,在幕墻型材上預設一個外部壓力進入內部的引導孔,從而使內、外壓力差調整平衡而達到外部水不易進入的目的。同時在型材外緣及下部開有排水小孔,以排去進入內部的少量滲水或室內的結露水。以上防水和排水措施共同組成一個干燥密封系統(tǒng),一方面使水不易進入幕墻內部,另一方面即使有水滲入也會自動排除。在預設孔洞時,每支橫框上設2個,孔距拐角100mm左右,上下孔之水平距離大于50mm,以防止空氣串通。
六 密封膠的施工
施工厚度應大于3.5mm,施工寬度不應小于施工厚度的2倍,較深的密封槽口底部應采用聚乙烯發(fā)泡材料填塞;密封膠在接縫內應形成相對兩面粘結,并不得三面粘結。
七 幕墻安裝施工隱蔽工程驗收
配合業(yè)主進行隱蔽工程驗收,如:構件與主體結構的連接節(jié)點的安裝;幕墻與主體結構之間間隙節(jié)點的安裝;幕墻伸縮縫、沉降縫、防震縫及墻面轉角節(jié)點的安裝以及幕墻防雷接地節(jié)點的安裝。
八 幕墻防火技術保證措施
該工程的防火設計,以GBJ16及GB50045為指導,用較大的安全系數(shù)。主要防火技術措施為:
1、 根據(jù)建筑防火分區(qū)總體設計與要求,以防火物料(防火巖棉、防火板、防火膠等)設立與幕墻相關的防火隔離帶。盡量避免一大塊玻璃跨樓層上下兩個防火分區(qū),如果因外觀分格需要使橫梁與樓層結構標高相距較遠時,應采用1.5mm厚耐火鍍鋅鋼板以及防火巖棉與橫梁連接,形成防火分區(qū);
2、 層間防火設置位于建筑結構上下邊緣,各采用100mm厚防火巖棉與1.5mm厚鍍鋅鐵板制成防火隔斷通長鋪設,防火巖棉安裝于鍍鋅鋼板上,鍍鋅鋼板固定于橫向型材及結構邊緣上。可以安全可靠地阻止煙火的層間擴散。防火線的填充材料采用非燃燒材料;
3、 同層防火區(qū)間隔處理,明確責任方,應用不燃燒材料隔開兩分區(qū);
4、 采用符合防火規(guī)范要求的材料,控制加工質量。板邊沿縫隙應小于3mm,防火巖棉應填充密實,無縫隙;
5、 所有承托幕墻的錨接點均以2小時耐火材料保護,具體為采用1.5mm厚鍍鋅鋼板制成高度100mm的封閉箱體,內填充實防火巖棉,整體扣在轉接系統(tǒng)上,并將其與樓板結構扣實固定并密封;
6、 托板四周應根據(jù)被連接件材質不同選用合適的緊固件固定牢,兩固定點之間間距350~450mm為宜;
7、 確保選用的材料符合國家規(guī)定的防火要求,不得采用易燃或遇火產(chǎn)生有毒氣體的材料等等。
8、 幕墻防火技術建議:
(1) 每層設置火災自動報警設備,設置自動滅火系統(tǒng);
(2) 一定高度內設置排煙措施;
九 幕墻抗風技術保證措施
(一)幕墻抗變形技術要求
根據(jù)國家和部委及當?shù)氐挠嘘P規(guī)范、規(guī)定,結構位移設計:
1、 墻應能適應建筑物及幕墻本身因風力、溫度變化、地震力等導致的撓曲、物料變形、傾斜或滑動;
2、 幕墻平面變形率r需大于主體結構的變位率,按國家規(guī)范取1/300《r〈1/200,IV級。
(二)幕墻抗變形技術措施
風壓變形對幕墻產(chǎn)生兩種效應,即直接效應和間接附加效應。
直接效應是指風荷載直接作用于幕墻材料產(chǎn)生破壞(如玻璃的破裂、桿件的失效等),防止措施是通過力學計算滿足各種幕墻材料的設計強度、剛度、許用應力等。
附加效應是指由于風壓引起建筑物主框架、幕墻主框架的變位,以及各種內應力使幕墻破壞。這要從幕墻的具體構造設計和概念設計來克服,如:
1、 所有板塊均采用浮動形式安裝,便于應力釋放和變形要求。
2、 豎向伸縮縫20mm,滿足平面變形率要求。
3、 滿足板塊之間,面板與邊框之間的間隙。
4、 幕墻與主體結構之間的柔性轉接。
5、 整體上說,技術方案需是一種柔性體系,可充分適應大變形要求。
十 幕墻防滲、排水技術保證措施
1、 幕墻產(chǎn)生滲漏的條件和解決措施:
2、 幕墻產(chǎn)生滲漏以下三個條件缺一不可:水;壓力差;滲漏途徑。
3、 其中,水是無法消除的,只有設法消除剩余兩條因素,便可防止水的滲漏。本工程的框架系統(tǒng)用外側的密封膠條和內側的密封膠條形成雙道密封,解決滲水現(xiàn)象。
4、 少量的滲漏水外排的措施:
5、 再完美的幕墻系統(tǒng)也不可能排除人為的施工因素造成的少量滲水,幕墻系統(tǒng)必須采取必要的外排措施:
(1) 利用嵌縫膠條將大量的雨水擋在天幕外表面,防止水進入。
(2) 如果少量雨水、結露水進入到幕墻的型材腔內時,通過“集水槽、導水槽、外排瀉孔”的辦法將水引至自室外,在我們的方案中可以很清晰看出來。